記者鄒念祖/專題報導

今年美國本土的電影觀影人次創下16年來的新低點,台灣卻靠著台片復興拉抬整體票房,讓2011年成為史上票房進帳最高的一年。今年台北票房至12月28日止已達37.69億元,相當於1474萬觀影人次,全台破75億元。光是前10名的台北票房就有15.4億元,其中3部是台片,「賽德克巴萊(上):太陽旗」與「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」還攻佔亞軍與季軍。

總票房大幅成長

今年的平均電影票價比去年降低2.3元,但總票房仍大幅成長,表示觀影人口大幅增加,這都有賴台片開疆拓土,炒熱冷門檔期,又將許多原本不愛看好萊塢電影的觀眾拉進戲院,尤其中南部的觀影人次大幅增長;再加上好萊塢今年有柯博文與哈利波特,年底還有阿湯哥與福爾摩斯,都造就了今年電影大熱的獨特現象。

中南部票房更勝台北

以往全台票房都是把台北票房乘以2,外縣市的票房大約與台北相同。但因為台片在中南部表現甚佳,「那些年」的台北票房1.8億,全台4.1億,外縣市是台北的1.27倍。「賽德克.巴萊」上下兩集在台北3.3億,全台8億,外縣市是台北的1.4倍。藍正龍的「電哪吒」更出現了台北票房300萬,全台票房900萬的「北冷南熱」現象,外縣市票房是台北的2倍。

今年年中,「賽德克.巴萊」製片黃志明曾喊出台片搶攻市佔率15%的目標,目前已漂亮達陣。今年上映34部台片,台北票房破7億,約佔年度票房的18.5%,是近期內很難打破的驚人紀錄;相對於台片谷底時,連全台總票房的1%都達不到,10年間台片簡直就是從放牛班吊車尾,跳升成全校前三名的模範生。

台片發威,西片則在年底全力搶攻市場,12月15日上映的「不可能的任務:鬼影行動」,上映2週就擠進第9名。港片與中國片棄守台灣市場,今年票房最差的華語片是陳奕迅、林嘉欣主演的港片「戀人絮語」,票房只有2萬。大S與吳尊主演的中國片「大武生」12月23日上映,週末票房也只有6萬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