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中國時報【林意璇/新北中和(大學生)】

第四十八屆金馬獎甫落幕,有人質疑太多獎項頒給中國或香港的電影工作者,甚至懷疑評審有人「媚中貶台」。真是好氣又好笑!

魏德聖導演曾語重心長地表示,藝術與文化不該背上任何政治包袱。現在一場純粹的藝文獎勵競賽,還有台灣人硬要劃清民族界線,區分是「他們國家的」電影得獎,還是「我們國家的」電影得獎,會不會太無聊?面對同是華人的藝術成就,難道就不能多點包容、欣賞的眼光嗎?

的確,哪個台灣人不希望國片得到肯定。有網友批評《賽德克.巴萊》得到的獎項,好像都是一些安慰獎。然而,雖於最佳導演、最佳攝影、最佳造型等獎失利,《賽》片最後仍奪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總共四個獎項,成為最大贏家,在在證明了台灣電影的光芒難掩,不負其承載的無數台灣影迷之期望。

這場兩岸三地共襄盛舉的典禮,每年都有來自中港的電影人參與,不也代表著他們對台灣金馬獎的重視嗎?更不用說金馬獎不僅打造華人電影交流、學習的平台,提供切磋或合作的機會。

如果評審還得小心翼翼,斟酌中港台獲獎的數量,確保台灣能保有絕大多數的獎項,才不會被批評「不愛台灣」,那金馬獎才真的完蛋了。把國族意識納入評鑑藝術作品的考量,會不會太病態了呢?台灣人口口聲聲希望文創產業走出去,讓台灣電影能在國際舞台發光,如今其它國家的電影稍微在台灣嶄露鋒芒,就有不平之聲出現,不知「國際觀」到底是如何定義?